5月28日凌晨,泰柬士兵在乌汶叻差他尼和柏威夏省争议区发生冲突,持续了10分钟,最终通过紧急通话才停火。柬埔寨在这次冲突中损失了一名士兵,这一时间点非常敏感。
6月7日,边境再次爆发冲突。泰国副总理普坦与柬埔寨副首相迪西哈会面,双方各执一词,分歧依旧。只能采取增兵、封关、暂停游客通行等措施。柬方提议每周三会晤,以避免进一步冲突。这种操作能否长期有效尚不确定。
7月10日,中国外长在吉隆坡会见了泰柬两国外长,表示希望双方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实际上,中国的介入是为了给泰柬划出红线,防止局势失控。中美博弈背景下,东盟的稳定至关重要,任何小火花都可能影响跨境供应链,企业和游客都对此感到担忧。
泰柬边境争议由来已久,这次突然紧张的原因是泰国政坛内部斗争升级。他信家族被推到风口浪尖,局势比以往更加紧张。录音门事件导致执政联盟第二大党“自豪泰党”退出政府,副总理及多名内阁成员辞职。泰国国会上议院议长还向反贪会和宪法法院递交了对佩通坦的弹劾请求。反对派趁机发难,质疑财政部长让他信参会,背后有西方势力的影子。
边境冲突和国内政变直接影响民众生活,泰柬边贸被迫减速,大量依赖跨境生意的人失去生计。东南亚经济依赖贸易链,泰柬局势动荡将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合作。疫情刚有所缓解,新的不稳定因素又出现,企业面临巨大压力。
泰柬争端不仅仅是边境问题,还涉及“谁能代表东盟发声”的较量。中国高调斡旋不仅是为了维护地区稳定,更是为了确保区域话语权,防止美国趁虚而入。中国与泰柬两国都有密切经贸关系,一旦局势失控,供应链将受阻,订单、投资、工厂都将受到影响。2023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超过9750亿美元,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制造业在东盟扎根,动了中国的利益后果严重。
中国多次在类似情况下劝和,如2011年泰柬柏威夏寺冲突和2019年南海争端,都是通过谈判平息。东盟对中国这种“外交灭火器”角色有一定依赖。但泰柬双方能否听从建议仍存疑,边境兵力、民族情绪和反对派煽风点火等因素复杂多变。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也在暗中支持泰国反对阵营,试图借此给中国添堵。东盟内部能否顶住压力,维持团结,成为2025年的最大悬念。
泰柬局势不断升温,下一步如何发展备受关注。全球都在屏息等待下一个节点的到来。2025年东南亚这盘棋局,谁能在其中挺到最后,谁又会被“宫斗”出局,大家都在观望。
创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